磚雕工藝普通分窯前雕和窯后雕。窯前雕:即在沒有入窯燒成磚的土坯上進行雕琢,其長處為具有如木雕般的豐厚層次,線條較為天然油滑,惟因窯燒進程,土胎加溫以力壓擠土坯,圖畫邊際較滑潤,但稍向上拱起變形,不利于大塊面之拼組,磚色亦難把握,拼圖畫面無法完好。窯后雕:在已燒成磚的制品上,以小鑿子漸漸雕花,其長處為沒有窯前磚雕的缺陷,其缺陷為線條較為僵硬,只能作淺浮雕,且圖畫邊際有鑿子的痕跡,還較耗工。磚雕著作線條剛直有力,惋惜因不易制造,故數量不多。
磚雕著作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。陜扶風、岐山縣內的周原遺址,這里東距西安一百公里,是周人滅商的國都。周原遺址東西長約五公里,南北寬約三公里,其內散布著很多西周修建、墓葬、制銅和制骨作坊等遺址。在這里發(fā)現了較多飾紋瓦當,直徑普通在17.7——25公分之間,間飾弦紋、重環(huán)紋等。其制造流程大致是先制成圓形瓦頭,然后再在其上以泥條盤筑成圓筒體,形狀近于水桶,再以細繩勒割為兩半即成。當面的紋飾是全瓦制成手藝刻繪的,這與后世瓦當以榜樣制造的辦法頗不相同。這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磚雕。重環(huán)紋亦是西周中晚期青銅器上的一種最常見的紋樣。
漢畫像磚,可以說是磚雕的一個藝術頂峰。漢代注重厚葬,因而很講究墓葬內部的點綴,留下了豐厚的什物與研討資料。入門者可參閱如下著作:傅惜華《漢代畫像全集》,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討所1950年印行。段拭《漢畫》,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8年版。蕭亢達《漢代樂舞百戲藝術研討》,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。夏亨廉、林正同《漢代農業(yè)畫像磚石》,中國農業(yè)出版社1996年版。顧森《中國漢畫圖典》,浙江攝影出版社1997年版。蔣英炬、楊愛國《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》,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。上述著作中,包羅漢畫像磚的發(fā)現和研討簡史、漢畫像石、磚的區(qū)域散布和發(fā)生的社會布景、漢畫像的藝術體現辦法、墓地祠堂畫像石、磚,地下墓室畫像石、磚之間的聯系等。依據段拭《漢畫》的研討,漢畫可以概括為六類:一是縑帛畫,二是宮廷巖畫,三是墓巖畫,四是器物上的點綴畫,五是石描寫像,六是磚畫像。第三項實踐包羅了墓巖畫像、石描寫像和磚描寫像三種,由于這些畫都是刻在磚石上面,故可以歸為一類。還由于這類畫像出土最多,觸及的規(guī)劃最為廣泛。其間發(fā)現最多的是在山東、江蘇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這些當地都是其時最為富庶區(qū)域。